广西94家企业食品抽检不合格 “美点饼业”榜上有名

  近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和元旦春节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不合格企业名单,一共94家企业上榜,涉及米粉、饮用水、糕点、食用油、肉制品等食品。其中,涉事最多的是桶装水企业(30家),其次是糕点企业(24家),再次是食用油企业(16家)。

  一季度总体初检合格率94.78%

  2015年第一季度,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要求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含大米)、食用油、肉制品、酒类、水果制品、蔬菜制品、瓶桶装饮用水、乳制品、糕点、淀粉及其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共1973批次,合格1870批次,总体初检合格率为94.78%。

  此次向社会公布的不合格信息,包括粮食制品2批次、食用植物油5批次、肉制品3批次、酒类4批次、蔬菜制品1批次、水果制品(蜜饯)5批次、瓶桶装饮用水30批次、食品添加剂2批次、蛋制品2批次、糕点17批次。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元旦春节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中,作为第二批公布的不合格信息共23个批次。

  南宁两米粉企业二氧化硫超标

  米粉是最受广西人欢迎的早餐。在今年第一季度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中,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车站路米粉厂、横县百联米粉厂企业生产的鲜湿米粉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的情况。据了解,二氧化硫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人体摄入大量含二氧化硫食物会损坏肝脏,对人体健康不利。中国2011年6月20日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上已明确规定不允许在米粉中使用该物质。

  2012年,广西象州县“7·9”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元凶查明为“问题米粉”中含有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等非法添加成分。在此,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米粉时,尽量不要选购色泽过白的米粉。

  桶装水抽检合格率不足九成

  据介绍,在今年第一季度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中,共对289个批次的瓶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抽检,共有30个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89.6%。记者发现,瓶桶装抽检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个别天然矿泉水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这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等导致。

  据悉,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于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它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美点饼业”个别产品不合格

  第一季度食用植物油抽检30批次,25批次合格,合格率83.33%,主要是过氧化值、酸值、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超标。其中,黄曲霉毒素有致癌性。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可能是使用了劣质的原料带来或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污染所致。据了解,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

  而蜜饯和个别糕点中超标的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都属于常用甜味剂。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味剂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在今年一季度的抽检中,糕点类抽检364批次,17个批次不合格。本次公布的不合格企业名单中6家是南宁市的企业,老牌连锁蛋糕企业“美点饼业”被抽检的袋装糕点产品大肠杆菌超标。(记者 张艳华)

  2015年第一季度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不合格企业名单 (第一批)  

  

  

  2015年元旦春节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不合格企业名单 (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