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网站首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7年度“十佳县”表彰会议 >> 2007年县域经济回顾

广西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喜看县域经济写新篇章

作者:黄文生 发布时间:2007-04-22 来源:广西日报

  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801.98亿元,增长13.5%,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全区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有新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又好于上年同期,生产总值增速创1993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创近10年来同期最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近3年来同期最高。这其中,县域经济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把县域经济加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加快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几年来,自治区连续出台了几个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去年5月召开县域经济发展表彰会,对“十佳”县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了乡镇一级经济发展的典型和村级发展的先进,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要让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具备崭新的理念。已经获得2005年度“十佳”的德保县,切切实实把进一步转变理念作为经济向前发展的“首要”来抓。该县过去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民营经济起步晚、规模小、总量少。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开展解放思想教育,实施“民营强县”的发展战略,放开、放手、放利、放胆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托现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来,努力填补县域国有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培植打造“亿元企业为龙头、千万元企业为支撑、500万元企业为基础”的骨干优势产业集群,使经济整体竞争实力得到不断提高。目前,矿产开发业、水电业、酒业、养殖业等各具特色优势的产业,逐渐迈上生产规模和融入区内外市场。目前,德保县除华银铝由国有控股外,绝大多数产业为民营经济,150多家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民营企业积极到该县考察洽谈投资事宜,并已有74家民营企业落户该县,民营企业贡献率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半数以上。

  玉林市玉州区为了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以镇域经济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镇级工业小区。在实行共建共享、引进10家企业进入玉林市经济开发区的同时,采取“统筹建设、税收分成”的办法,鼓励支持各镇(街道)千方百计建立工业小区,形成了皮革制造、机械配件、中成药生产、日用品制造、针织服装生产、水泥陶瓷生产、农产品加工、电子器材生产、印刷材料生产等基地,壮大了各镇(街道)的经济实力。同时,大力推进“一镇(街)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出现了远近闻名的南江街道平志玉柴配件“铸造村”和城西街道新团“服装加工村”。去年9个镇(街道)中,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的有7个,其中超2亿元的1个、超2000万元的4个。镇域经济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农村就业工作。近年来,全区吸纳8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转移2万多人到外地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00元以上。

  崇左市江州区从决策层做起,努力实现工作思路的“三转变”:工作重点由发展单一县域经济向服务城市和发展江州并重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由第二、第三产业唱主角转变;发展范围由只注重本地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开放合作和挖掘内力并重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0∶29∶31调整到2006年的38∶31∶34。

  至2006年底,江州区共有个体工商户1.78万户,从业人员2.38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11.4%和21.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3%。

  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和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包括外力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巧妙“借船出海”,借力发展。地处十万大山的上思县,主动与广西农垦集团、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广西高峰集团、大型建材集团和其它大财团开展战略合作,利用县内农林、矿产、水力、旅游、劳动力等优势资源进行招商。2006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5个,合同资金5.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3亿元,是近年来实际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引进和上马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后劲,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8%。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0.1%,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去年,南丹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和人才起了关键作用。早在2004年,南丹县就立足于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着手创办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和白酒业人才小高地,引进和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斯洛伐克工程院院士马荣骏在内的有色金属和酿酒方面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万名,目前在编和柔性引进的中、高级人才共211名。其中院士两人、博导11人、博士后1人、博士28人、硕士14人。这些人才的汇聚,使载体企业如虎添翼,科技研发能力明显提升,不仅为载体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更使有色金属下游产品、终端产品的研发进程加快。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5.3亿元,同比增长24.79%;财政收入5.36亿元,增长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70.8%。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5∶60∶25,工业化率指数为40.8%,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万事人为本。干部作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百色市右江区在项目建设中,采取干部包项目的办法,从区领导到各部门、各乡镇的干部,人人挂钩联系具体项目,跟踪服务到底。2006年,该区共实施项目308个,比上年增加61个,总投资75.09亿元,增加投资24.63亿元。对国家和上级其他重点项目,他们更是分工到人,积极协助抓好,保证了百色水利枢纽、那吉航运枢纽、百坛高速公路、河南新区等国家、自治区和百色市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百色水利枢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他们倾尽全力,把移民搬迁安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派出300多名干部深入村、屯、农户,扎扎实实作好宣传和安置工作。至2006 年底,累计完成移民搬迁4000多户1.5万多人,占任务的97.60%;入住永久性住房3658户13853人,占任务的87.80%;完成移民生产用地征划2万多亩,确保了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于当年11月份全部机组投入运营。自治区实施的重点工程那吉航运枢纽、百坛公路项目土地征用分别完成任务的100%,确保了两个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扶绥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带领数百名干部深入企业,为客商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06年,全县新签约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13.84亿元,其中超500万元项目22个,总投资13.71亿元;新开工项目62个,计划投资总额19.02亿元;续建项目工程25个,投资总额15.49亿元;竣工或部分投产项目12个,总投资5.47亿元。

责任编辑:丹子
走进十佳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in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and titlepic <>'' and isgood=1 and checked=1 group by classid order by classid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