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第二代示范林(周淑萍 摄)
“莫道松树不如桉”,2021年4月,广西八桂学者、广西院士后备人选杨章旗教授带领松树研究团队走进派阳山林场马尾松家系试验示范林时这么说。在测量这片示范林生长情况时,专家组一致得出结论:这片试验林将再次刷新马尾松生长记录。3年生马尾松二代家系年树高增量1.77米、年胸径增量2.63厘米,最优单株分别达到2.2米和3.60厘米。这组数据再次肯定松树完全能担当南方当家树种之重任,也肯定了派阳山当家树种马尾松良种选育和森林经营水平。
半世松为邻 极目水浸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这片松林的树梢,46岁的黄志敏总会迎着晨光、踏着露水走过这片山、爬过这道岭。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带上水壶和干粮,直到傍晚,他又带着他的技术队踩着落日的余晖,在夜幕降临前返回驻地。
黄志敏,是派阳山林场国家级马尾松良种基地的技术工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敏师傅。敏师傅在桐棉松下长大,2003年良种基地初成立就在这里工作,与桐棉松结下了半世情缘。
马尾松授粉套袋(周淑萍 摄)
良种基地初建时道路不通,没有通讯信号,经常停电,基础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艰苦,但在敏师傅心里这些都不算啥。按照他的话说,真正困难的是技术力量薄弱,育种、嫁接和种子园建设核心技术不知从何处突破。一年又一年,转眼间,敏师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9个年头。
基地现总经营面积5487亩,年可培育良种苗木300多万株,建有全国唯一一个以单一种源无性系建立的种子园,在多世代育种策略制定、育种技术体系建立、种质资源选择与收集保存、育种群体体系建立、种质创新与良种选育、育种试验与良种生产基地体系建立、良种示范与推广应用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成为区域种苗推一体化的重要推手。
山暖松花重 秋来松子生
杂交育种是获得速生高产高增益马尾松良种的主要途径,为加速马尾松高世代育种提供了丰富的育种材料。2020-2022年,敏师傅带着他的技术小队完成授粉套袋3.05万个,累计涉及77个无性系、6组杂交设计561个组合,收集无性系花粉91份,完成授粉面积1798亩。高世代育种是一条艰辛而寂寞的道路,敏师傅和同事们,为选育抗病虫害、高产脂、速生等优良性状的良种马尾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桐棉种源马尾松良种幼苗(周淑萍 摄)
松花总赶着万家团圆的时候开放,黄橙橙地落满枝头,那松香伴着这松花,敏师傅的心就定在这松花黄里。十多年来,敏师傅的春节都是在基地度过的。人工授粉工作是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核心技术之一,为了如期完成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授粉套袋工作,敏师傅夫妇和兄长都会把孩子放在托管中心,在山上专心致志开展授粉工作。
初春的松花,经过一个火热的夏,秋末就变成了挂满枝头的松球果,为了保证良种发芽率与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松球果从树上住进了“空调房”,恒温密封球果会快速开裂,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0%以上。良种基地自成立以来,先后向社会推广应用12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向广西区内和广东、福建、贵州、云南等省提供马尾松良种3000多公斤,累计培育良种壮苗1亿多株,营林绿化面积4万余公顷,遗传增益率比一般林分高15~30%,每株年产脂量比普通松树多2~3kg,经济价值达30多亿元。
秋收万粒籽 致远连理枝
换冠嫁接是八角、马尾松中低产林改造的核心技术手段。刚开始基地中幼林低产换冠嫁接屡遭失败,成活率很低,经过两年不断试验、总结、研究和改进,2017年换冠嫁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小队伍完成八角基因库换冠嫁接约20亩,嫁接无性系26个家系号,嫁接成活率达82.5%,林分长势良好。2022年6月,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专家组现场查定这片八角嫁接换冠改造示范林时,得出如下数据:株嫁接保存率90.2%,年均鲜果产量310kg/亩。数年的积淀和艰辛,换来了八角标准化抚育管理和嫁接换冠技术体系科研成果。
黄志敏嫁接马尾松(周淑萍 摄)
八角低产林分嫁接优良品种后保存率达90%,3年后开花结果,6年后树冠矮化成型进入盛产期,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八角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园艺化管理的新理念、新措施和新方法,改变了原来品种杂乱、良莠不齐和粗放型管理的情况。
当年一切从零开始的敏师傅现已成为广西林业系统林木嫁接的行家能手。他一分钟能嫁接4株苗木,比普通工人快一倍,良种穗条识别一看一个准,累计嫁接成活马尾松穗条3万多株。由于精湛的技术,他先后代表派阳山林场到热林中心、博白林场等十余家林业单位指导、援助嫁接工作,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敏师傅还熟练掌握了马尾松和八角种子园整形修枝、营建管理和标准化种植等专业技能。
落尽最高树 始知松柏青
敏师傅从小就在林场长大,父兄和爱人都是林场一线职工。在林场“镇场之宝”大风坳样板林测量数据时,平日里腼腆温厚的敏师傅坐在松林下,仰头望向四十多米高的桐棉松,动情地说:“我生于岑勒,长于岑勒,我爬过这里最高的树,我对这里有深深的感情。”“我要像我父兄那样,守好这里的青山,呵护这里的松香,做一个有桐棉松精神的人”。
这片于1958年种植的松树林,是全国长势最好的马尾松林分,按2011年广西森林生态监测报告标准计算,每年可涵养水源4129立方米、固土2.23吨、固碳87.74吨,释放氧气78.3吨、吸收二氧化碳1.12吨,滞尘323.8吨、积累氮、磷、钾等营养物质0.5吨,其生态价值比区内一般森林高出20%以上。
黄志敏查看自治区保障性苗圃马尾松苗木生长情况(周淑萍 摄)
据现任东门林场副场长、派阳山林场老场友白卫国先生回忆,1998年8月时任派阳山场长的陆福洋一行5人,专程带着鸿鸪大风坳示范样板林、岑勒那桃山母树林、实验林和公武念阴老虎山实验林视频和相片,远赴贵州农学院看望八五期间马尾松国家攻关课题贵州农学院带头人周政贤教授,轮椅上身患重病的周政贤教授细看视频和相片,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陆场长洒泪回答。这位为桐棉松的正名、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教授,特别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桐棉松这一优良的马尾松地理种源。
大风坳这片墨色的松林,如翡翠般镶嵌在翠绿延绵的山岭中,松树浸香的年轮记得那些为保护和发展桐棉松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学者、老专家和老前辈,也一定会记得那些后来者、继承者,敏师傅说这就是青山不负人、青松不负人的道理。
碧海松涛鸣 远山一色清
在历代派阳人六十余年的努力之下,林场国家级示范性马尾松良种基地现收集有以桐棉种源为主的全区松树优良无性系材料1184份,良种繁育研究进程紧跟领域前沿。基地营建至今共实施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林木良种繁育补助和苗木培育项目40余项,营建马尾松人工高产示范林、材脂兼用优良家系示范林、良种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等试验示范林3000多亩,先后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林中云海
敏师傅这位桐棉松事业的“后来者、继承者”,先后获得“崇左工匠”“崇左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派阳山“勤廉榜样”殊荣。罗列的奖杯背后,是长年扎根基层一线,献身于林业科技的酸甜苦辣、艰辛付出。在基地集中学习时,年轻的同事们对敏师傅说:“你看你看,敏师傅,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塞罕坝气候恶劣、缺食少房、偏远闭塞,多像咱们林场建场初期的境况?”,敏师傅翻着已经磨破了边角的塞罕坝学习材料,良久才回答道:“塞罕坝的落叶松、樟子松,咱的马尾松、桐棉松,但凡要做出点事情就要这样,最绿的山啊,有着最红的心。咱们的发展思路是对的,塞罕坝鼓舞着我!”
母亲去世时未能守候身旁,孩子们尚幼未能陪伴左右,这些遗憾和闪耀的奖章一样,都会让敏师傅湿了眼眶。塞罕坝学习材料中的“九转功成”“铸就丰碑”,是敏师傅最喜欢的篇章,他说:“塞罕坝的功勋树落叶松有200多岁,咱的大风坳桐棉松才64岁啊!咱还得加把劲,至少再努力几代人,久久为功,人如青松!”。
松针无意拨弦月,林涛阵阵诵和声。恰是云天松青梦,万里林海正点兵。“一棵松”是塞罕坝的开始,亦是派阳山的开始,青松下闪光的奖章,铭记着最绿的山岭啊,有着最鲜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