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藤县象棋镇留村第一书记李泳知:绽开绚丽的脱贫之花

 

  在全国引领脱贫攻坚的人流大潮当中,奋战在第一线的贫困村第一书记无疑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象棋镇留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李泳知便是其中的一员。

  我与李泳知原本并不熟,因为他是从自治区体育局下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而我早一年便调到了市文联工作。但由于都热爱文化的关系在一次文友的聚会中认识了他,当时他正积极地向县里的文体部门争取刚建起来的蓝球场的附属体育设施,而且第一个提出了体育扶贫的理念,令我耳目一新。

  对李泳知的进一步认识是源于一个叫“留村扶贫工作之路”的公众号。2016年8月9日,一个叫“留村扶贫工作之路”的公众号开通了,里面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留村扶贫之路公众号今天终于开通了,希望通过这个公众号,让更多的人见识留村的美和理解支持留村的扶贫工作。”我一看落款又是李泳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助催脱贫攻坚,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视觉。于是,我决计要深度认识李泳知,这位至今仍未满30周岁的驻留村第一书记。

  2017年的9月21日,我们在象棋镇党委书记梁家智的带领下终于走进了留村,在留村里近距离、全方位地认知李泳知。

  留村,藤县象棋镇的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位于俏丽的北流河边,与著名的4A级石表山旅游风景区隔河相望。村部距镇政府12公里,距藤县县城50公里,全村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38亩、山林面积13010亩,总人口1030户4100人,其中贫困人口87户290人。

  象棋镇得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属地内地形地貌多为丘陵小山,北流河从其中蜿蜒而过,这些小山丘星罗棋布散落其间,就象一盘正在下着的棋子一样,故而名之。而留村仿佛就是象棋镇的一个缩影一般,它山水相映,相得益彰,弥漫着一种恬淡的和谐之美与豪迈的英雄气慨。这种水光山色的美感和飒爽英姿的英雄气美得让人有点窒息,美得让你来到了留村之后便不想离开,忍不住要在这大美之地、英雄之地留下来。当我们随着李泳知一起登上了留村的最高峰马鞍营的时候,这种油然而生的感觉特别明显。马鞍营可以说是留村人民的心目中的圣山和精神支柱,这里供奉着自留村开村以来敬拜的邓公圣神,而且还记载着留村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光辉历史。在民国初年的1912年的时候,贼匪吴亚龙聚众造反,他们四处打家劫舍、鱼肉乡里,留村人民联合附近10多个自然村的民众在马鞍营上安置家园,他们沿着山脉修筑城垣,握守城门,共同武装抵御贼匪的暴乱,吴亚龙累攻不破却也无可奈何。以至于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在侵占藤县时在留村附近的村庄都绕了一圈,唯独“留”下了留村不敢踏入半步,不知这是否因缘巧合还是被留村所特有的英雄气慨所震慑了呢。

  李泳知是2015年10月到留村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之前他是自治区体育局(广西体育场)办公室的一名科员。起初,群众并不看好他,认为这个讲普通话的“外地人”估计不会有什么出色,也干不了多久。但想不到李泳知把驻村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迅速和当地的群众打成了一片。他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订脱贫攻坚计划,一系列不寻常的举动迅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初秋的留村一片宁静祥和,空气里散发着蜜柚如初恋般的甜蜜与百香果的芬芳。我们走在留村的房前屋后访谈童叟老少,于田间地头察看果农生产,无时无地不在感受着留村这个贫困村在脱贫路上的点滴变化,亲眼目睹了李泳知近二年来在留村里与贫困群众水乳交融的扶贫奋斗历程。

  ———产业扶贫。这是李泳知在留村脱贫攻坚中下的第一着棋。留村之所以成为贫困村,最关键的是产业不强,没有形成主导、优势产业。为此,李泳知着力在留村培植了玉桂、蜜柚、百香果三大支柱产业。

  玉桂本来是留村的一大传统产业,有着比较好的产业基础,但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场疲软的原因使村民们疏于管理,导致产生了恶性循环,质量越来越差,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弱。李泳知决心要重新唤醒这个传统产业。他通过互联网拓宽销售玉桂渠道,又发动群众加强对玉桂的生产管护,提高玉桂的生产质量,重新唤起村民群众的生产热情,使曾经一度荒芜的玉桂林地重新焕发生机,传统的产业重现生机和活力。现在,留村每年的玉桂产量达到70吨,经济收入超过70万元。

  在唤醒传统产业的同时,李泳知还大力挖掘培养新的支柱产业。他通过扶强做优“藤柚水果专业合作社”,并组织引导“藤柚水果专业合作社”的9名共产党员成立党支部,利用“党建+合作社”的模式培植产业,使蜜柚种植成为了留村一个全新的产业。目前,种植蜜柚的面积已超过了100多亩。李泳知还通过对藤县天平镇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的成功考察,以“藤县林桂贸易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藤县林桂贸易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的方式,发动11户村民群众种植黄金百香果,种植面积达到20多亩,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符合留村生产实际的主导产业正在逐步成长,即将成为引领留村走向富裕的重要支撑。

  ———文化扶贫。建立起贫困村的支柱产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李泳知隐隐地感到要完成脱攻坚的重任似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2016年9月4日晚上,一场“牛歌戏”在留村的罗鸦景演出,村里的男女老幼早早地便来到了操场上等候,可是天公不作美,演出到半场的时候竟下起了鹅毛细雨,但下雨对正在进行的演出丝毫没有影响,演员照样全心全意地表演,观众依旧有滋有味地观看,场上的气氛同样热烈。接地气的演出竟然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便是文化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场演出,一个萌芽于李泳知心中已久的理念呼之欲出:文化扶贫(体育扶贫),在培植贫困村支柱产业的同时必须输送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的精神食粮,弘扬核心价值,解除群众思想上的贫困。

  李泳知说干就干。2016年春节期间,留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春节运动会开始了,在李泳知的精心策划下,运动会设置了蓝球、象棋、拔河比赛三大项目,吸引了2000多群众参加,参加比赛的蓝球队30队、拔河队14队、象棋选手34人。留村的春节运动会不但提振了留村群众的精气神,而且一下子改变了许多村中长期累积下来的陋习,游手好闲的人少了、赌“三公”的人少了,大家的生产热情也提高了。驻村以来,李泳知连续两年留在村里和贫困村的群众一起过春节。后来,李泳知又通过争取后盾单位支持等办法,争取了30多万元的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在留村建设了3个标准化的蓝球场,并配套完善了健身器械、球场灯光、乒乓球桌等设施,为正常开展村民群众的文体活动奠定了硬件基础。

  有了硬件设施以后,李泳知便通过牛歌戏演出、电影下乡等形式组织开展健康的文娱活动,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的阵地,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村民群众中一些陈腐落后的思想,取得了神奇的效果。留村有一种传统的演唱方式叫“年宵歌”,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长盛不衰,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一直唱到正月十五。这种“年宵歌”通过二人对唱、多人对唱,以猜迷的形式即兴发挥,体现了风趣、乐观、朴实的品质,为群众所喜见乐闻。李泳知正在积极挖掘、整理、提炼“年宵歌”中的丰富内涵,并赋予它脱贫攻坚的时代元素,继续把它在留村里发扬光大。说到今后文化扶贫的计划,李泳知说他的愿望还要修编《留村志》、发展留村的“农村文化书屋”,通过志书铭记村史,通过书屋浸润文化,达到开启知识、教化后人的目的,我们相信通过李泳知的努力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智力扶贫。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开展智力扶贫是李泳知在留村扶贫工作的一大创举。“留村扶贫工作之路”公众号开通之后,通过公众号的宣传,很快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留村、认识了留村,汇聚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留村的脱贫攻坚中去,助催了留村脱贫工作的开展。贫困户黄日方因病致贫,但医治肿瘤急需手术治疗的费用一直困扰着这口贫困的病患之家。李泳知通过“留村扶贫工作之路”的平台发布信息,很快引起了大批爱心人土的关注,大家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无私捐助,很快便筹集到了手术缺口的费用3.3万元,解了这位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今年81岁高龄的贫困户马元熙,他们一家住在半山上,儿子又有智障,他家的房门前正好又是一个斜坡,行走十分不方便,李泳知知道后便利用“微助八桂”的平台为他募集了善款1500元,帮助他铺起了水泥路面,安装了不锈钢的扶手,极大地方便了出行。另一户腿有残疾的贫困户刘济斋家门口有一条10多米长的泥路高低不平,刘济斋行走十分困难,李泳知又通过“微助八桂”的平台筹集了2500元为他铺好了平坦的水泥路。

  蜜柚是留村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为了宣传推广留村蜜柚,打响留村的蜜柚品牌,李泳知借助中国联通沃创富平台,建立了象棋留村农产品店,推销留村的蜜柚和桂皮等农产品,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上起到了双重的作用。同时,还发起了柚子助学网络电商购买活动,为考进了藤县中学成绩优秀的贫困学子募集学习费用3500元,通过“微助八桂”筹集4000元为留村小学的学生购买了新的课桌椅凳,为贫困村的莘莘学子在学习助上了一臂之力。

  在着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李泳知还结合自己对工作实践的思考,把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在“留村扶贫工作之路”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先后撰写了留村农业发展现状、体育扶贫构想、文化扶贫、农村教育问题、儿童劳动力现状分析等理论调研文章,深化了对扶贫工作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考。

  这就是李泳知,留村里的第一书记李泳知。他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用心扶贫,真心扶贫。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扶贫路上的真心付出终将会绽开绚丽的脱贫之花。

  (蒙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