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锋:领军中国饭店业的广西藤县人

  起步:一个有梦想的少年,辍学从商

  一个人的成功首先要有梦想,当然也总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孕育梦想的伊甸园。

  1973年,冼锋出生在金鸡镇一个清贫之家。家中三兄妹,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也在小学工作。当时父亲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调动,五年的小学生活,他读了七所学校,这使得他学习的课程经常出现脱节,成绩起伏较大。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反而从小就培养了他很快适应环境的能力。小时候,他父亲身体不太好,在他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因病住院了大半年时间,母亲因为要到医院照顾父亲,也就无法周全对兄妹几个的照顾,所以从懂事的时候起,身为长子的他就得在家里照顾弟弟和妹妹,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还没有上学之前,他就学会了做饭和烹调一些简单的地方特色菜肴。环境的磨炼让他从小就学会了坚强和自立,学会了担当,而对美食的喜爱也从小便埋下了种子。

  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当年做手术不彻底,又到梧州住院治疗了一年多时间,花费了不少钱。家境的不充裕,使他在初中毕业时不得不选择读中师,这样可以早点出来工作帮补家计。

  然而,怀揣激情梦想,喝望成功的冼锋,实在不安分将来做小学老师,中三时毅然辍学,只身南下广东。当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一片令无数梦想者向往的热土。

  当时,家里经济还比较困难,父亲只能给他50元钱作路费,怀揣这点钱,他踏上了奋斗的人生征途。

  刚开始找工作时,他没有像很多打工者一样选择去工厂、大排档或普通酒楼打工,而是到了星级酒店找工作,因为他觉得酒店发挥空间大,是社会名流汇集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在酒店里他做过行李生、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而且都干得不错,他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很简单的目标: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无论做什么岗位都不能被老板“炒鱿鱼”,并锁定了未来自己一定要做老板的目标。

  嬗变:从学徒、大厨到名厨

  身在异乡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学会生存,冼锋年轻好学,肯吃苦,一边工作的时候,他还到夜校参加补习班,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等攒够学费后,他又选择了到广东商学院继续读书深造。

  他是个有心智并善于规划的人。在报读专业时,他选择了旅游饭店管理专业,除了个人喜好外,他觉得,当时酒店管理还是个冷门专业,最缺的就是技术型的管理人才,这意味着这个行业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进入一个将来有发展空间、但当时还比较冷门的专业求学,个人能力将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挥。事实证明,他当初的分析和选择是正确的,正因为得益于这些专业知识,才让他在日后的发展中如鱼得水,大展鸿图。

  大四实习的半年时间,他选择的还是在酒店从事最基层的服务员工作,几年的学习,让他对这项工作有了新的体会,他觉得服务员不应该是对服务流程进行简单的机械式重复,而是在工作的同时,注重交际、协调能力的培养,随需应变,学会个性化的服务,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当面对客人的无理要求时,还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和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等,有成就者通常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在实习期间,书本的理论知识一一地得以印证,他还举一反三,理论结合实际,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生意人必须具备的交际能力。

  大学毕业时,很多同学都去了当时较热门的房地产公司、旅行社等单位。导师建议他选择到酒店当学徒学厨艺,以他当时的条件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在等着他,但导师说他在这方面有兴趣又很有天赋,认为技术型的管理人才将来更有生命力。导师还跟他说了一番让他受用一生的话:有三种人要比别人走得快,走得成功。一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二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三是做别人想不到的事。而且“有差距才有市场”才容易“出色”,对于导师的教导,冼锋心领神会,他本来就喜欢厨艺,“爱一行干一行”比“干一行爱一行”更重要,另外,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做大厨有美食品尝,而且他发现酒店里的大厨待遇都很高,受人尊重,连酒店的老板见了大厨都要尊称为“×哥”,再有一个是,当时大学毕业跑去学厨艺的人很少,以后自己要是把技术学好了,做老总时就可以做个有底蕴、有技术的老总,哪怕最后当不了老总,自己也可以出来开家酒家谋生。

  于是,他很乐意地去做了实习厨师。他做得很敬业也很勤快,对大师的教导用心聆听,仔细揣摩,认真研究各种菜式,注意各种营养的搭配,熟悉厨房里的所有环节,连厨房里的杂活他也抢着干。由于他是当时厨房里唯一的大学生,每到总厨要做总结、报告时就让他来代笔,他很聪明从不对外张扬,总厨喜欢,他也就比其他学徒获得了更多学习和晋升的机会。而且,他又聪明好学,手脚勤快,嘴巴乖巧,很快便跟一帮香港藉和广州本地的大厨们混得挺熟,再加上他对美食和烹饪天生的悟性,使得他很快便学有所成。

  冼锋的出众是必然的,因为他做每一件事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去实施。还有一点是,他善于表现自己,他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世界的变化,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国内很多人还没有什么品牌意识的时候,冼锋已经意识到个人也要进行“品牌包装”。当时在厨艺界有一些比赛,很多人都认为是花钱又花时间且吃力不一定讨好的事,冼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是学习和交流的良机,更是出类拔萃的机会,于是他勇跃参加省市、全国性的烹饪大赛,在各种大赛中大显身手、屡屡拿奖,将自己的厨艺演绎得淋漓尽致。

  25岁那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他到法国参加世界美食大赛,一举夺魁,被授予“中国海鲜王子”称号;1999年,27岁的他又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美食博览会,在大会开幕式上,他表演的中华厨艺“龙虾十八种烹调绝技”,赢得了众口赞誉,被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授予“十佳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称号,同时他还被聘任为国际美食评委,并被具有悠久历史、国际社会公认的美食权威机构——法国美食协会授予“优异之星”殊荣。回国后,他又应邀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献艺,与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联袂,为国家领导人表演厨艺,受到了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等领导的接见。此后,他又多次在国际及全国的烹饪大赛上获金奖,2001年他又荣获国家农业部、中央电视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颁予的“绿色厨艺大使”称号,并多次应邀到央视国际频道表演中华厨艺及担任“绿色空间”栏目嘉宾主持。

  不仅如此,凭着对餐饮业的热爱,他又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体验等凝结成文字,写出了一篇又一篇高品质的论文。他撰写的《论餐饮教育的创新》一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终身学习研讨会论文文集》;论文《提高烹饪教育水平与人员素质的构想》被中国烹饪协会推选为“第二届中国烹饪论坛”论文,并入选《国际饮食文化研究论文集》;论文《论中国餐饮业的创新》获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工商联论文征集评比一等奖……

  “普通的厨师用手炒菜,大厨用心炒菜,名厨用脑炒菜”这是冼锋总结出来的厨艺哲学。冼锋,中国饭店业的一匹骏马,他以矫健的姿态在空中跃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驰骋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优秀:从职业经理人到管理大师

  有心人天不负,命运总会给有心人创造机会。

  1997年香港回归前,冼锋受聘到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联营的海逸酒店集团工作,并被派到东莞海逸高尔夫球会筹备酒店项目。一次出品部的液化气管漏气,液化气炉的连接软管着火,所有人都吓得拼命往外逃,而冼锋却独独一人往里冲!当时根本没有考虑的时间,只是勇者的潜意识促使他快速冲上前去关掉了气伐。危险解除了,但冼锋的手却被烧伤了,至今在他的手臂上仍留有伤疤。但也正是因为这英勇的举动,冼锋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并获得了赴香港及海外学习与工作机会。

  冼锋是一个目标明确,且善于抓住一切机遇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人。

  1999年, 27岁的冼锋被高薪聘为顺峰集团副总裁,顺峰是国家商务部授予的中国餐饮十大品牌之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授予的中国驰名商标、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迈出这一步对他来说是很关键的拐点,当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于是,1999至2003年,他又在职进修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课程。对他来说,文凭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坐下来思考,可以听导师的教导,碰到问题时,会有人帮助分析和引导,让自身得到提高与升华。

  不断的追求让他越来越优秀。而他所任职的顺峰集团当时仅在北京就有九家高档酒楼,营业额连续5年稳居北京市餐饮业榜首,是京城名流经常汇集之地,许多高官、商业大亨都在此消费,冼锋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也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粤菜,在他及近6000多名顺峰人的推动下,开始在皇城脚下大放异彩。

  随着顺峰集团在北京的成功,其它粤菜品牌也纷纷到北京开店,并到顺峰挖人才。面对这种来自于同行间的威胁,老板很着急,问冼锋应对办法,冼锋提议创办一所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招生与招工一起进行,并对企业现有的500多名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实施在职的系统培训,并要求签订培训合同,到学院进修后必须为本企业服务满5年。于是,受董事会委托,2000年,他与北京旅游学院合作,创办了全国首家民营控股的饭店业“黄埔军校”——北京旅游学院顺峰管理学院,并兼任首任院长。

  冼锋很聪明,当初在答应董事会出任学院院长时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的“绝对权力”, 除了日常管理所必备的“人、财、物”审批权外,集团各店拟升职人员必须到学院接受晋升前的相应课程培训,培训考核合格,要由院长签字后回到单位才能升职加薪。这一招很实用,参训者认真学,培训效果相当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当时,顺峰学院还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开展全国星级饭店部门经理、总经理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工作,每年到顺峰学院参加培训考核认证的全国各地旅游饭店业职业经理人达1000多人,顺峰学院也因此被喻为饭店业的“黄埔军校”。他这个“黄埔军校”的校长也被评为首届中国饭店业经营管理大师,此外,他还被聘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国旅游高等院校新版教材《酒店管理教程》的主编。2002年,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一件一提起就让冼锋津津乐道的事,在此不得不提。

  2002年,冼锋接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请函。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要请一些企业家到学院去上课,这次,他们把邀请函诚挚地发给了冼锋。小时候连梦想到清华大学读书都觉得奢侈,没想到现在竟然被这所着名的高校请去上课!当时冼锋非常激动,忍不住马上打电话把这个消息欣喜地告诉他在梧州的老师和同学,当时大家谁都不太相信,以为他在“吹牛”。

  上课那天,天气异常寒冷,天空飘着鹅毛般的大雪。那是冼锋第一次走进清华校园,为了这次讲座,他做了很多准备,并早早就出发了,到了校门口便让司机把车开回单位中午再来接他,可是他没想到清华校园那么大,当他步行来到教室门口时,己迟到了,所有的学员都在等他。负责联系他的教务主任因为之前也没跟他见过面,看见他这么年轻,头发上还顶着雪花,还闹了一个小笑话,以为他只是冼总的助理,张口就问他:“你是冼总的秘书吧,请问你们冼总什么时候才到呀?”……那年,他29岁。此后,清华大学又多次请他上课,每周都有半天的课,试讲一年后,正式给他颁发聘书,聘他为学院的客座教授。那年,他刚30岁……

  传奇:从企业的领军者到行业的领跑者

  冼锋一直在“奔跑”,马不停蹄。2003年的时候,他年薪已超过100万,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他想做“第三个石匠”。

  常言道:行胜于言。百事之成,贵于实行,说干就干,2004年,他与一位美籍华人合股在北京投资经营郡王府饭店,他的目标很明确,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在他的精心打造下,郡王府很快成为北京首屈一指的名流会所、中国五星级绿色饭店。

  冼锋自己当了老板,他当年在顺峰管理学院当院长时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也开起了饭店,当起了老板。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些当年的学生们都喜欢请教自己的“老校长”。后来,请教得多了,他们干脆建议由他牵头成立一家管理公司,为这些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委托管理及顾问咨询服务。

  对于学生的建议,冼锋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大。于是2005年,他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创办了中国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兼总裁。

  中国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上海、广州、香港都设有分公司。公司致力于酒店及饮食娱乐业的投资控股、参股经营、委托管理,并同时提供咨询顾问、投融资中介、人才猎头及项目猎寻等服务,产业覆盖杂志、网站等饭店行业主流媒体,以及大型品牌会议会展等。

  冼锋是个有眼光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舆论很重要,要走在一个行业的前列,首先就要占领这个行业最高端的舆论平台。犹如开饭店一样,他追求的同样是高起点,这次,他把目光瞄准了国家商务部主管的国家行业核心期刊《中国饭店》杂志。因为经营思路及手法等种种原因,当时这本杂志经营情况不理想,主管单位每年都要调拨一笔经费来维持它的正常出版发行。2007年,冼锋买下了这本杂志的经营权,并亲自兼任总编。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杂志很快做得有声有色,实现当年接手改版当年赢利。

  作为行业的核心期刊,《中国饭店》秉承着“行业权威、高端平台”的办刊宗旨,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旅游、商务主管部门,全国各地星级酒店、知名餐饮企业、旅游院校、旅行社、机场候机厅、外国驻华使馆、名流会所、高级写字楼等高端场所,以及旅游饭店业上下游产业链制造、供货商发行,为上千万商旅及行业精英人士提供权威、专业、及时的信息服务,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现在已具有相当的品牌号召力与舆论影响力。

  除此,中国饭店杂志社还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等机构联合打造了“中国饭店论坛暨中国饭店业年会”,并使它成为年度中国旅游饭店业最高规格的盛会,每年权威发布的“中国饭店业薪酬调研报告”及“中国饭店业指数排行榜”,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备受业界关注。此外,在年会上颁发的“中国饭店金马奖”象征中国饭店业的最高殊荣。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2007年9月,冼锋又牵头发起创办了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简称“名人会”),并被理事会推选为首届执行主席。名人会的总部就设在北京,目前,在上海、广州、香港都设立有会籍管理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任荣誉主席,原国家商业部部长、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政协常委刘毅任总顾问兼主席团第一主席,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徐瑞新、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程文栋、着名作家余秋雨、着名经济学家历以宁等任顾问。目前,名人会拥有会员 5000人/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这是中国饭店业最具价值的人脉资源整合平台,也是最具权威性、最高端的名流会及智库。

  2009年,冼锋又当选为亚太酒店协会秘书长。拥有强大的饭店业优势资源平台——“亚太酒店协会”与“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作为后盾,中国饭店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近年成功投资、管理、策划的案例就有100多家,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北京郡王府饭店、黑龙江九洲大酒店、江苏样样红鲍翅楼、安徽金膳坊、天津金港国菜、山西上岛商务酒店、广州鼎龙国际大酒店、佛山餸朝海鲜酒家、深圳俊园酒店、广西玉林丽晶国际大酒店、广西柳州金半岛山庄等。大型会务会展、博览会的组织策划,也是中国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强项,代表作有:中国美食节、中国国际饭店业采购节、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

  大思维决定大格局。冼锋,正以他的敏锐与魄力,站在行业的最前线,并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2009年11月,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饭店杂志社全程策划承办了首届中国粤菜峰会,为广东打造“岭南文化·美食天堂”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峰会评选出了首批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粤菜名店、中国粤菜名师、中国粤菜名菜。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广东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领导出席了此次峰会。而此次峰会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广东省领跑全国,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广东省旅游局联名率先发布了首份对餐饮企业加以标准化规范的《广东省餐饮服务质量评定标准》,而这份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就是冼锋,整个广东省餐饮业的标准竟然是由一个藤县人来起草制定的,这不得不说是藤县人的骄傲。

  冼锋,用自己的行动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展望:上市公司主席

  一个目标是上市公司主席,这也是中国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的远景目标,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此努力……

  他还希望自己的家乡藤县能尽快建造一两家有代表性的星级饭店,如找到合适的地方,他自己也有计划回家乡投资建一座四星级酒店,并以此为平台利用自己广阔的商界人脉关系为家乡建设招商引资。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冼锋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首先要喜爱自己所选择的行业,这样才会努力地寻找合适的发展平台,积极地去探索,才会了解进而掌握其规律,掌握了规律才会懂得利用有限的资源整合创造无限的财富。

  他把职业生涯规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营技术”阶段。初入社会,必须有一技之长,并及时进行技术资本的积累。第二阶段是“经营人才”阶段。公司的持续发展、运营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去支撑。常言道: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不一定自身要做到样样精通,但必须具备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第三阶段是“经营资本”阶段。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度过原始积累期,则进入了创业者人生的资本经营期。一方面,需要从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考虑资本的运作;另一方面,要从管理的最高境界层面,实现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用企业文化约束员工的行为。第四阶段是“经营思想”阶段。他的目标是:当自己到了退休时,能成为这个行业的导师,自己的思想对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冼锋从《大学》里深刻领悟的句子,现在,他正按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对于今后的目标,他知道面临的困难肯定会有不少,但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路远……(稿件来源:论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