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县域特色经济路子越走越宽

  在三大优势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玉溪市2004年县域特色经济凯歌高奏,路子越走越宽。

    按照玉溪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比较优势,实现特色经济增速迅猛,实现了财政较快增长。据预测,扣除“两烟”及配套、矿电产业外,全市县域特色产业实现产值95亿元,增加14亿元,增长17%。与上年相比,华宁、易门、峨山、新平等县的财政增幅都在40%以上,有四个县首次突破财政收入亿元大关。


    这是一种必然。在把眼光聚焦在全市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依然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注的焦点。一次次调研,分类指导“点石成金”,一次次深化县情认识,各县区加快发展“拨云见日”。


  市级每年筹集100万元资金,重点培育10户“小商品、大市场”企业和产业,力争用3至5年时间,在每个县区建成l至2个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支柱产业。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已被列入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峨山建成西部重要的铸造加工基地,新平建成全省重要的铁矿石采选基地,元江建成全省重要的镍矿加工基地,三个民族县产业发展方向明朗。同时,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投入1亿元资金建设水浇地,反哺农业和农民。结合烤烟生产扶持政策和新烟区开发,全市完成坡耕地整治11.6万亩,新建小水窖8.6万口。新建沼气池3万口。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预计全年可解决6500人的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2.37万人,解决4100人的饮水困难。


  过去,70%的财政收入集中在市级,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乡财政“哭爹叫娘”。市委市政府为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基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市对县区转移支付补助已达14.2亿元,比2002年的9.9亿元增加4.3亿元,增长43%,占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的75%,比2002年的68%提高7个百分点;占市本级可安排财力的71%,比2002年的59%提高12个百分点;占县区支出的69%,比2002年的54%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2.6亿元,比2002年的8.4亿元增加4.2亿元,增长33%,占县区“三保”支出16.7亿元的75%,比2002年的60%提高15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玉溪的财政结构和支出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转移支付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使县区的“三保”得到切实保障,成为县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