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江县域经济



前 言

  浙江省是我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3年有27个县区进入中国经济百强县市行列,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为什么经济总量占全国7.8%的浙江聚集了全国27%的百强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2004年1月北京大学之江发展论坛组织了六支调研队伍分赴浙江萧山、嘉善、义乌、瑞安、温岭、宁海等六县(市、区)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百强县中,普遍都有几个极具竞争力和规模的产业,这些产业一般由很多规模和技术相近的企业组成,尽管每个企业的规模不大,但形成的区域经济规模却很大。如嘉善共有木业企业近400家,产值近100亿人民币;瑞安的汽摩配生产企业有1000余家,年产值50多亿元;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宁海的磨具制造企业则有500多家等等。

  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

  
一般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在不同的地区我们观察到产业集群有不同的产生方式。有一些地方的产业来自于当地历史悠久的产业传统,如义乌本地有数百年“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历史,所以当小商品市场建立以后,当地人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种小商品买卖活动中,最终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有一些完全是本地企业家通过市场触觉发现机会后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如瑞安市的汽摩配件产业群;还有些则是受到外来资本的影响而产生的,如嘉善木业产业群,就是从一家胶合板合资企业孵化出了数百位本地企业家,最终形成了一个近400家企业的产业集群。但无论是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这些产业都形成了相当规模,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们注意到,在这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专业市场的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面向最终消费市场的,生产厂家的大量聚集让他们迫切需要建立销售渠道,而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都比较小,不具备在大范围内建立销售渠道的能力,所以专业市场的出现就为他们解决了销售渠道的问题,解决了产业发展的下游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义乌小商品市场一类的专业批发市场就应运而生了。当然,专业市场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解决这种产业下游发展瓶颈的唯一方法。嘉善的木业产业群就通过吸引台资家具企业前来投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销售渠道问题。
  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上游的问题。当大量企业聚集以后,他们相对上游企业的谈判能力就增强了,上游企业可以专门为本地产业服务,如设立专门的销售服务部门,可以降低采购的成本。生产辅助企业的设立和生产流程的进一步专业化,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宁海的模具产业,通过行业协会牵头设立模具热处理加工中心和模具专业信息中心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企业聚集以后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扶持,以及配套设施的辅助,这都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浙江省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现象大致进行如下描述:在产业传统、企业家精神或者外来资本影响等这些特定原因的促使下,一批小型乡镇企业出现了。由于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在某个地区的企业往往从事相同的产业,这就形成了最初的中小企业集群。由于产业规模较大,他们可以集中采购,从而降低原材料成本;由于企业规模都较小,无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而通过建立专业市场,他们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降低了流通风险;相同企业的大量聚集,促进了生产辅助企业的设立,让他们更容易获得相关的生产性相关服务。

  省管县财政的经济涵义

  
解放以来,浙江省的财政体制是省直管地、县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地区一级(市)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且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目前全国仅浙江省、安徽省和海南省采用这种模式。
  在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在县政府上缴的财政收入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省政府来说,收入更多了,省级工程上投入的资金必然增加,浙江省内发达的高速公路便是很好的证据;而对市政府来说,收入更少了,市级工程上投入的资金必然减少,这点可以从浙江没有什么大城市的事实得到证明;对县政府来说,收入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县直接向省政府争取指标,不同于县政府向市政府争取指标而市政府截留省政府指标的情况,所以这时,县政府的财权扩大了——这种模式应该也是浙江省百强县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更有利于县级经济的发展。总之,在这种体制下,省和县都变强了,变弱的是地级市。2003年11月23日,由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等负责评定的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浙江省获27个席位,占1/4强。县域经济占浙江省GDP的7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实力及其增长却没有县域经济实体那么快那么强,“相对显得弱小”。
  边际效益理论对行政管理幅度与效率的解释是,如果一个行政区域的管理幅度是合理的,这个幅度与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员规模之间应能构成一个最佳耦合,此时达到最佳管理效率。继续增加其管辖幅度,或者持续减少机构和人员编制,会使管理的边际效能急剧降低;反之,进一步增加行政管理机构和职员,减小管理幅度,也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造成管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产生管理的“规模不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已处于扩散阶段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试行取消市管县体制,开展省直管市、县体制的试点工作。市、县在法律上平等,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市县可以在行政上分等,根据市县人口和经济规模而分成若干等级,各等级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乃至干部待遇均有不同。市辖县的发展最终会得益于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扩散,而且可能其边际效益更高。目前欠发达地区继续维持一个时期的市管县体制,是整体利益的需要,也能为将来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积累势位能。

  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单纯依靠原来的规模扩张已经无法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了。这时,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诸多问题,比如金融、技术、人才和市场、土地等就逐渐地暴露出来。政府必须面对这些问题,让经济增长从原来的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型的增长方式。百强县县政府应付这些挑战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无疑是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扩大规模已经无法满足产业成长的需要。同时,随着其他地区也开始复制这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这些地区的先发优势开始消失。这时候就需要技术上的进步来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因为大部分企业规模太小,无法进行有效的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政府的组织是必要的。如宁海在对新建的模具城进行定位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专门把人才培养中心这一目标作为模具城的发展宗旨之一。另外,政府还通过一些鼓励措施让规模较大的企业首先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的发展。但要最终解决技术不断升级的问题,产业研发基地的建立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才是更根本的方法,而这些具有很强外部经济性的工作显然需要政府来牵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政府已经在这些方面下力气了,但由于受到县域这个规模的限制,真正成功实施的还不多。
  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引进人才密切相关。企业规模小,人才的引进工作更容易被忽略,所以政府也应该予以关注。这些方面各地政府都开始关注。

  金融支持

  
企业规模的增大首先需要金融支持,但由于中国金融体制上的缺陷,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往往无法得到急需的贷款。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大量企业是中小企业,所以如何帮助这些企业得到金融服务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在萧山的一些镇里,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设立了由政府牵头、各类企业参与的担保公司,使这些成员企业可以在此公司里贷到急需的资金。类似的组织形式还有很多。这些创新形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的金融问题,但是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整个金融体制的变革。

  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

  
企业扩大规模后,还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产权结构和企业治理上的制约。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权结构进行改革,在这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企业开始尝试股份合作经营。当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后,技术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大已经使得原有的管理结构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所以90年代后期很多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这方面,民营经济发达的瑞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例子,在那里,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后,改变了原来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所有者与管理者相分离的迹象。当然,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他们的规模依然不大,原有的管理方式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专业市场的作用和前景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专业市场密不可分,当产业集群遇到自己的发展瓶颈时,专业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随着集群中规模化企业的出现,这些企业已经有能力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渠道,专业市场的地位就随之下降了。尽管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小规模企业,专业市场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原来那种为本地小企业服务的专业市场的前景已经黯淡了。为了继续维持发展动力,专业市场必须转型。我们也看到,在浙江当地,专业市场已开始发生分化。一部分不断扩大自己的辐射范围,成了为全国而不仅仅为当地产业服务的市场,取得了在专业分工上更明确的定位。如义乌小商品市场,要在原有的市场基础上形成全国小商品的“四大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并且向国际性小商品贸易中心的目标努力。现在,浙江省很多地方的小商品都通过义乌市场这个渠道来销售,义乌成了这些小商品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平台;另一部分开始整合生产流程中的各个要素,不再仅仅当企业的下游销售渠道,还要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生产辅助服务。如宁海的模具城,在建设过程中就把自己定位为信息交流、研发、展览等六大中心。

  最大的瓶颈——土地问题

  随着产业的发展,土地问题也凸现出来。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土地资源特别是工业用地在全省各地都日益紧缺,这是我们在调研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在那些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矛盾尤为突出。由于最初的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依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这就造成了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种现象,政府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才能为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政府都为相应的产业建立相关产业的工业园区,如前面一直提到的宁海模具城、嘉善五金机械产业基地、瑞安汽摩配工业园区等。
  在这一点上,尽管各地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个问题是这些工业园区土地存量不足,同时征地的难度也加大,因为随着当地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的发展,拥有了经济实力的农民自主意识也增强了,这就需要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一日益强大的群体的利益。如瑞安政府在汽摩配工业园区的征地过程中,政府与村民达成的协议中除了一次性每亩补偿4.5万元以外,还给失地农民提供10%的返还地和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
  一些地方政府在开发区开发过程中对进入企业没有做严格考核,对注册资金、投资密度等都无要求,对企业进入“凭感觉”判断,形成部分企业“圈地”的现象,在土地稀缺的情况下,导致办实事的企业有时反而得不到土地。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审定企业是否有资格进入经济开发区时将投资密度作为一个关键的指标,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业用地上投入的资本只有达到一定量时才具有进入开发区的资格。为鼓励企业在进入园区后能持续有效利用土地,政府对持续投资和生产效益较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这些激励措施对减少圈地现象、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除了上面这些问题以外,城市规划也是不少城市的伤口。在很多乡镇,基本是村村规划,这使得条块分割严重,土地浪费,整体不够协调。另外,一些政府的规划也缺乏前瞻性,如其中一个调查地区的政府1999年曾做了一个新城区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部装满,结果到2002年就装满了。不少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萧山政府曾邀请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城市重新进行规划,结合大杭州发展战略和政府考核体制变革,实行了镇镇规划和功能块规划相结合的方式。

  小结

  我们通过自己亲身体会、努力反思,初步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民间力量产生的产业集群和政府力量引导的专业市场相互配合,形成“以贸促工”的模式,导致了对浙江县域经济的强大驱动力。另外,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以弱化地级市为代价强化了县级财政的自主权,为浙江众多百强县的涌现提供了财政上的支持。从浙江百强县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抽象出来的原则是否适用于其他省市?浙江百强县发展到现在面临的制约因素,其他地区是否也应该引以为戒?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2004年4月1日)